查看原文
其他

这可能是你前半生能看到的最牛逼的展览,没有之一

2017-01-17 清越 象外

点击⇡关注: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象外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网络,文末有福利。

不看完就拉到最后,你肯定会后悔。



前卫、炫目、科技、有未来感,就像科幻片中的场景。


这样的作品出自一位头发胡须花白,有圆滚滚的肚子,圣诞老人一般的老爷爷。



James Turrell


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古根海姆奖、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以及美国国家艺术奖章的获得者,是当今全世界最受尊敬、最热门,也最神秘的艺术家之一,换句话来说——神一般存在的艺术家。



James Turrell, Virtuality Squared



James Turrell,Stone Sky



James Turrell, Lightbox



James Turrell, Amarna


无论是装置、雕塑还是建筑,特瑞尔的作品里都充斥着光。


我想用“迷幻”来形容它们:看久了会觉得很飞。



2013年,奥巴马总统为特瑞尔颁发了美国国家艺术奖章


在正式介绍特瑞尔爷爷之前,让我们先在脑海中迅速地回想一遍那些艺术大师的名字:达·芬奇、卡拉瓦乔、伦勃朗、维米尔、德拉克罗瓦、拉图尔、特纳、柯罗、莫奈、梵高、霍珀……他们无一不是运用光影的大师。


在艺术史上,光一直在扮演着辅助作品的角色。艺术家手中的创作材料可以是油彩、泥土、石块或任何有具体质感的东西,但不会是光。



James Turrell,Wide Out,1998



James Turrell,Bridget's Bardo,2008



James Turrell,Apani,2011


但在詹姆斯·特瑞尔手中,创作的工具不是画笔和刻刀,而是光。



“传统的艺术中会借助光来进行绘画,

但是画的却不是光本身,

它只是对视觉的一次记录;

我的创作材料只需要光,

而作品则是对视觉的一次回应。”




James Turrell,Pullen White, 1967



James Turrell,Ronin,1968


光没有具体的形式,却无处不在。或许正因如此,光才会具有变幻莫测的神秘感。



James Turrell,Acro Red,1968



James Turrell,Raethro Green



James Turrell,Wedgework -VI,2016



James Turrell,Wedgework -Key Lime,1994



James Turrell,The Inner Way,1999


詹姆斯·特瑞尔就像个浪漫的魔法师,让原本无形的光线可视化。这位像达·芬奇一般博学多才的艺术家通过精密的科学计算与对身体感知的研究,如视觉戏法般地将我们因太过熟悉而忽略的光变得有颜色、有形状,仿佛可以触碰和切割。









詹姆斯·特瑞尔1943年5月6日出生在洛杉矶,父亲是一名航空工程师,母亲是一名医生。或许是父母的职业让特瑞尔从小便接触了科学,他在16岁的时候获得了飞行执照,并在1965年获得波莫纳大学(Pomona College)的感知心理学学位。




在波莫纳大学学习期间,特瑞尔还接触了数学、地理学和天文学,毕业之后进入加州大学学习艺术。


1966年,特瑞尔开始在他位于圣莫妮卡(Santa Monica)的工作室——曼多塔酒店(Mandota Hotel)里运用涡动力学、阳光、紫外光、电灯、荧光灯和LED进行一种非传统装置——光学的感知雕塑以及实体化的自然光,并且加入了罗伯特·欧文(Robert Irwin)、玛丽·柯斯(Mary Corse)和道格·维勒(Doug Wheeler)等艺术家在内的“南加州光和空间运动”(Southern California Light and Space,1960年代兴起于南加州的艺术运动,深受欧普艺术、极简主义、几何抽象等艺术流派的影响)。



Robert Irwin(前)与James Turrell(后)在加州大学,摄于1969年



“光和空间运动”代表Robert Irwin 作品



“光和空间运动”从上世纪60、70年代一直持续至今,热门艺术家Olafur Eliasson也是其中之一


在加州大学的学习让特瑞尔接触了艺术史,对光的痴迷让他开始青睐像特纳(J.M.W Turner,1775-1851)、康斯泰伯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以及罗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这样擅长运用光线的绘画大师。



Mark Rothko, No.14




James Turrell,Shirim,2015


我们可以看出特瑞尔与罗斯科之间的相似性:两者的作品都具有大面积的色域,并且不同的色彩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缘线。






James Turrell,  Ganzfeld系列


如果说罗斯科的绘画是通过仿佛能够泛出微光的色彩将画布与墙面消解,使得色彩向空间中无限蔓延,那么或许特瑞尔的装置则与罗斯科相反:在这里,色彩被光赋予了生命与情感,三维空间也因无处不在的光而被延展成平面。



James Turrell,Elliptical Wide Glass, 2014



James Turrell,Wide Glass,  2011



James Turrell,Sensing Thought,2005


无论是罗斯科还是特瑞尔,我们的视觉在面对这样的作品时已无法以惯有的方式进行聚焦和凝视——视域被延伸至无限远——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束光、一片色彩,我们身处的地方也不再是一个具象的空间,而是被剥去一切外在束缚,遁入冥想状态的精神世界。






James Turrell 与妻子Kyung-Lim Lee


特瑞尔对光的痴迷还来自于他的贵格会(Quaker,又称教友会,基督教教派,反对暴力,宗教仪式简单,无神职人员,强调个人反思,相信每个人心中有上帝)信仰。



“贵格会不相信传统的那些艺术形式,

比如音乐、绘画,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很空虚的东西。”




James Turrell,Afrum(Pale Pink),1968



James Turrell,Enzu,1968



James Turrell,Gard Blue,1968


特瑞尔回忆自己年幼时参加的那些教会集会,他说自己常常坐在人群中盯着天花板,想着这么大的屋子如果可以被折叠,屋顶还可以敞开,那该是多么酷的一件事。



James Turrell,Skyspaces (Meeting)at MOMA PS1,1980-86


年少时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最后真的被实现了:从1970年代开始,特瑞尔创作了他的代表作品——“Skyspaces”系列。在这个系列中,特瑞尔在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开了一个天窗,然后通过不同光线在房间内的投射来改变观众对天空的感知。



James Turrell,Skyspaces (Meeting)at MOMA PS1,1980-86


1986年,特瑞尔在纽约PS1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 PS1)向公众开放了他的第一件“Skyspaces”作品《Meeting》,之后在全球的其他城市,特瑞尔已经进行了89起“Skyspaces”的创作。



James Turrell,Skyspaces (Air Apartment),Arizona


作为贵格会的一员,特瑞尔“Skyspaces”系列中的很多作品都是为教友的集会场所而设计的。


Jame Turrell,Skyspace at Live Oak Friends Meeting House,Texas, 2000



Jame Turrell,Skyspace(Greet the Light)at Chestnut Hill Friends Meeting,Philadelphia,2013


特瑞尔的每一件“Skyspaces”作品都是根据特定的场地定点创作,在每一件作品中,特瑞尔对色彩的诠释同时还取决于观众的视角:


“我们会以为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天空全部的色彩,

然而实际上是我们赋予了天空这些色彩。

正因如此,在Skyspace的房间里,我可以让天空呈现任何你想要的颜色。”





在2012年,特瑞尔将他的Skyspace带到了中国。特瑞尔选择了位于北京东城区的一个由清代寺院改造的场地,智珠寺,并为其作品《Gathered Sky》重新建造了一个四方的白墙小屋。


我们很早之前就写过James Turrell的这件作品,

感兴趣的,戳下面链接:

比毕加索靠前的艺术家在中国唯一一件常设作品,去看吗?



《Gathered Sky》的场地智珠寺,位于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3号



James Turrell,Skyspace(Gathered Sky)in Temple of Wisdom,Beijing,2012


在这个仅能容纳15人的房间里,观众们平躺在地面上仰望头顶的那一小片天空,一同度过日暮时分的90分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187tn0phm&width=500&height=375&auto=0
James Turrell《Gathered Sky》纪录片



“是我们赋予了天空一种色彩。

当我们抬头望天的时候,光知道我们在看它。”



在这90分钟里,特瑞尔制造的光影让我们渐渐忘记了外面的喧嚣世界,好像变成了地上的泥土和青草,远远地与天空中的云朵和飞鸟对望着。身心与自然的距离在这90分钟里被拉近了。







特瑞尔的飞行员经历也影响着他的创作。翱游在天际之间,让特瑞尔有机会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也让他探索人对空间的认知与界定。



“当你飞行时,你所看到的空间

并不是由实体界线组成,

而是由大气与光结合的现象。

在机长室里的所见所闻,一再地提醒我

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一个以光为原料组合成的空间。”



那种完全与周遭环境疏离,仿佛在广袤宇宙中飘浮的失重感是特瑞尔的装置作品带给人们最独特的体验。



James Turrell,Shallow Space(Raemar Pink White),1969



James Turrell,Shallow Space(Floater),1999


在1968年开始创作的“Shallow Space” 装置系列中,特瑞尔让光线透过屏幕发散到房间的各个角落,让每一寸现有的地面、墙壁、天花板都被光线毫无保留地渗透。



James Turrell,Shallow Space(Rondo Blue),1969



James Turrell,Shallow Space(Raemar Blue),1969


进入这样的房间,我们已无法再去感受三维立体的空间感——这是一种从实体空间中抽离而出的缥缈感——双脚站立的地方是不是地面?可以触碰的墙壁在哪儿?走到哪里才有尽头?没有重量、没有触感的光竟然瓦解了空间,一切都被扁平化了,成为无限延伸的一片色域。






在一次飞行时,特瑞尔发现了一座位于亚利桑那州北部弗拉格斯塔夫的火山口,然后开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也最著名的作品——Roden Crater。



Roden Crater,Flagstaff,Arizona


在1979年,特瑞尔买下了这座火山,开始在天文学家的协助下把它改建成一座天文台。






在这之后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特瑞尔向这座火山搬运成吨成吨的泥土,建造出条条隧道以及用作装置作品的空间,最后将这座死火山变成一座巨型天文台,或者可以说是一座天然的美术馆,收藏着天地之间每一次的日落月起、斗转星移:



“我的作品可以把你带到天空,我想要把宇宙中的天体,

比如太阳还有月亮带到我们栖居的这个星球。”



Roden Crater航拍图



Roden Crater在Google Map上的位置


在这件恢弘大作中,特瑞尔直接从马丘比丘(Machu Picchu)、玛雅金字塔等古代遗迹中获得启示,将Roden火山口塑成可以媲美人类奇迹的肉眼观测天文台。





Roden Crater


无论是作品的整体构想还是内部设计,Rodent Crater处处体现了特瑞尔一直以来试图通过光线和空间来改变人类意识和感官的方法,将观众引入一种遁入地心又拥抱天际的感受。



Roden Crater,East Portal 外景





Roden Crater,East Portal 内景



Roden Crater, Sun Moon Chamber


Roden Crater,Alpha(East)Tunnel


Roden Crater,Crater's Eye



Roden Crater,Fumarole Spaces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65rhjdgy&width=500&height=375&auto=0
James Turrell讲述Rodent Crater的创作经历





在特瑞尔看来,空间一直与流逝中的时间密切联系着。他创作的任何一件作品都需要观看者的亲身投入,在作品中停留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真正融入其中。观众的“介入”与“沉浸”也是装置艺术最重要的特点。



James Turrell位于拉斯维加斯水晶购物中心(The Shops at Crystals)Louis Vuitton专柜三层的作品《Akhob》,每次最多只允许四人进入参观。


当人与艺术作品之间产生交集的时候,一件艺术品才能被真正的称为艺术品,这一切都体现在特瑞尔的作品中,他利用光作为介质,成功地消除了观众、作品及艺术家之间的隔阂。





James Turrell 在德克萨斯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作品《Twilight Epiphany》,这座金字塔式双层结构装置大约能够容纳120人,其中一层可容纳44人进行室内观赏。


特瑞尔其实只是利用光线人为地创造了另一个空间,而每一位观看者在走进场馆观看这些艺术作品的同时也成了这个艺术品的一部分。


在“Perceptual Cells”系列中,特瑞尔更进一步加强了观众个体在光、空间及时间中的体验感。



James Turrell,Perceptual Cells


人类大脑的θ波状态一直是特瑞尔关注的兴趣点。所谓θ波就是当人们在进行白日梦或者冥想等无意识活动时产生的脑电波,在θ波状态下,大脑将毫不费力地产生出各种新奇想法。


对特瑞尔而言,θ波状态是一种思考状态,而这种思考却无法用语言来表述。在他的“Perceprual Cells”系列中,所有的光、色彩和声音都是在促使大脑进入θ波状态。



James Turrell,Perceptual Cells (Bindu Shards),2010


和特瑞尔其他作品给人的感受一样,创作于2010年的《Bindu Shards》模糊了现实与幻觉的界限,甚至激发出人们潜意识中那些未曾在现实世界中经验过的感知。



在球型太空舱一般的作品中,观众需要脱下外衣和鞋袜,就像在医院做核磁共振那样平躺在狭窄的床上,然后被缓慢地推入舱内。


在这个狭小的封闭空间内,四周充斥着不断发散和跳动的明亮光线,而被剥除外物、躺在舱内的观众瞬间变得无助起来,除了看眼前的光线之外一无是处。



“Bindu”在印度经文里代表“点”或“中心”,意指人的精神能量中心以及宇宙万物的神圣记号。


特瑞尔的这件作品便旨在将人们引入纯粹的冥想状态:光和色彩的交织刺激着人类的视觉神经与脑神经之间的连锁反应,从而引发了认知的改变。进入球型舱后,光线与色彩将层层裹住观众的身体和意识,瓦解人们对空间与深度的感知。


在这里,我们将无法辨别身体是处于现实还是幻境,在达到极乐的快感与脱离现实的恐慌之间进入专属于自己的个人知觉中。







无论是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还是亚洲,特瑞尔的展览都能吸引到无数的观众慕名而来。尽管每一次的展览都需要动用大量复杂的人力与物力资源,比如要重新建造场地、安装精密的灯光设备,甚至需要把窗户全部封死、构建曲折迂回的通道,展厅的墙面也需要达到美国宇航局的标准才可以呈现最理想的效果……世界各地的画廊与美术馆也依然不惜代价想要展出特瑞尔的作品。



2013年,James Turrell在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个展中,重新布置了博物馆首层的圆形大厅来展示他的装置作品《Aten Reign》,重新展现了设计师Frank Lloyd Wright建筑的典型特征——对自然的开放、曲线的优雅和空间的宏伟感。








James Turrell,Aten Reign,2013


如今,特瑞尔的作品已经为各地的美术馆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年轻时在圣莫妮卡工作室的那段创作经历依然恍如昨日。特瑞尔在1967年于帕萨迪那美术馆(Pasadena Art Museum举办了他的首次个展,而当时人们对他作品的反应却是:“那只是墙上的一道光而已。”






在五十多年的创作中,特瑞尔用全部的时间去探索光与空间的关系、视觉认知机理以及人对光的感知。在特瑞尔的作品中,我们经常会获得一种仿佛使用了致幻剂一般的快感:全部感官都以放松的状态置于特瑞尔营造的光空间里,并跟随光的指引走向自己的内心,在一片安宁中暂时卸下外在世界对身心的束缚,豁然开朗。


说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带出最兴奋的这个消息了——



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

James Turrell:Immersive Light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时间:2017年1月22日至2017年5月21日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以及,我们手里有 5 张龙美术馆门票,

最能打动我们的评论者,

将有可能获得免费观展的机会。

说不说?

约不约?

就看你的了。



.

END

.




把艺术拉出圈外


- 长按上方二维码,一键识别关注我们 -


你将在这个公号中看到的:


〇(quan)外人的视角讲艺术家和TA的创作故事


能看懂的方法讲如何欣赏艺术


还有,普通人怎么投资艺术


即便不投资,如何买到更符合自己品味的艺术品

哦,还有,替我们喜欢的艺术家们代售作品

或者其他稀奇古怪玩意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象外的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